歷史沿革
關於建南村的歷史,有文化遺址、石刻碑記以及文獻記載為證。
(一) 文化遺址 和 石刻 碑記
1、建寧遺址,晉城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建寧村南北側台地。年代為舊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舊石器時代距今300萬年~1萬年;戰國時期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距今2490年~2236年。
2、 千佛造像碑,位於建南村智積寺山門外西側,山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雕鑿年代為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距今1519年。
3、 祥符元寶 古錢幣,1985年出土於建寧村。祥符通寶為北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鑄造,距今約一千年。
(二)文獻記載
清同治六年(1867年)《高平縣誌》記載,“高華府,縣東建寧鎮,唐高宗開府於此,開元初廢。省志曰考,唐高華府,在晉州,居府兵地,澤州五府,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澗,不名高華也。今里近建寧,猶曰府下,蓋亦相沿而誤”。據此推算,建寧歷史可上溯至唐高宗李治時期,距今1300多年,但縣誌又明確澄清此前的歷史記載有誤,故不可採信。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寧里重修文廟碑》記載,建寧文廟“肇創於宋治平丙午,時明道先生(北宋理學大師程顥)移令晉城,諸鄉皆設校館。暇則親至招父老與之語,又親為兒童正句讀,此鄉圖所為有廟也”。宋治平丙午年為1066年,建寧文廟創修至今已949年;加之前述建寧村出土的北宋祥符年間古錢幣,保守估計建寧村至少有一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可謂歷史悠久的千年鄉村聚落。
1、宋代時期(960年-1279年)
(1)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
1)960年-996年,建寧區域隸屬於昭德軍澤州高平縣,區域內零星分布有張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幾個散戶姓氏小村,可謂現今建寧鄉的雛形。
2)997年-1127年,隸屬於河東路澤州高平縣。1066年創修文廟,張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小村人民開始在文廟接受啟蒙教育。
(2) 南宋時期(1127年-1279年)
該段時期,南宋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南,金朝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北。整個山西省域歸金朝管轄,建寧區域也為金朝所管轄。
2、金代時期(1115年-1234年)
該段時期,南宋、西夏、西遼、大理等割據政權並存。
(1)1128年-1217年,建寧區域隸屬於河東南路澤州高平縣。
(2)1218年-1223年,隸屬於河東南路孟州高平縣。
(3)1224年-1234年,隸屬於忠昌軍高平縣。
3、大蒙古帝國時代(1206年-1271年)
該段時期為蒙古帝國征伐時代。建寧區域延續金代建制,隸屬於忠昌軍高平縣。
4、元代時期(1271年-1368年)
(1)1271年-1276年,建寧區域無大變化,仍延續金代建制,隸屬於忠昌軍高平縣。
(2)1276年-1304年,隸屬於中書省平陽路澤州高平縣。此段時期,建寧區域的張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六個小村莊合併成一個大村,起名“建安村”,後又改稱“建寧村”。
(3)1305年-1368年,隸屬於中書省晉寧路澤州高平縣。建寧村逐漸發展成了高平縣東北部的商貿小城鎮,稱之為“建寧鎮”。
5、明代時期(1368年-1644年)
(1)1368年-1375年,建寧延續元代建制,隸屬於中書省晉寧路澤州高平縣。
(2)1376年-1644年,隸屬於山西布政司冀南道澤州高平縣。
6、清代時期(1644年-1912年)
(1)1644年-1727年,建寧區域隸屬於山西布政司冀寧道澤州高平縣。
(2)1728年-1874年,隸屬於山西布政司冀寧道澤州高平縣
(3)1875年-1912年,隸屬於山西省冀寧道澤州府高平縣。光緒元年,高平縣撤併里甲,改設30個都,管轄88個裡甲。建寧區域歸高平第五都和第六都管轄,下分三個里甲(府下里、建寧前里、建寧后里)。建寧鎮(原建寧村,今建北、建南兩村)屬建寧后里管轄。建寧鎮逐漸發展成為陵川、長治、高平三縣澤潞商人云集的商貿重鎮,與寺莊鎮、馬村鎮、野川鎮、米山鎮、河西鎮、徘徊鎮(今三甲鎮徘徊村)、建寧鎮、周纂鎮(今馬村鎮大周村)、陳區鎮並稱為清代高平縣九大古鎮。
7、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
(1)1912年-1918年,建寧區域隸屬於山西省冀寧道高平縣第五區(區公所駐陳區)
(2)1919年-1933年,隸屬於冀寧道高平縣第五區
(3)1934年-1937年,隸屬於高平縣第五區。
(4)1937年-1940年,隸屬於第五行政專員公署高平縣第五區。
(5)1940年-1941年,隸屬於第五行政專員公署高平縣第二區(駐三甲)。
(6)1941年-1943年,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岳二專區高平縣第三區(駐陳區)。
(7)1943年7月-1943年10月,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岳二專區建寧縣(政府駐建寧村北街)。建寧縣轄三甲鎮、神農鎮、陳區鎮、建寧鄉,陵川縣沙河村、楊村、司家河,長子縣色頭,長治縣西火、南宋、蔭城、八義等地。1943年7月,中共太岳二地委、二專署在建寧村北街昌茂恆和忠義恆建立建寧縣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10月奉命撤消。
(8)1943年11月-1945年,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八專區陵高縣路北辦事處第四區(駐陳區)。
(9)1945年-1947年,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四專區高平縣第五區(駐陳區)。
(10)1947年-1948年,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四專區高平縣第五區。
(11)1948年-1949年8月19日,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岳三專區高平縣第五區。
8、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至今)
(1)1949年8月19日-1953年,建寧區域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專區高平縣第五區(駐陳區)。
(2)1953年-1955年,隸屬於長治專區高平縣第五區。
(3)1956年-1958年3月,隸屬於長治專區高平縣。1956年高平縣域鄉鎮撤併,成立建寧鄉(駐建寧北街),歸屬建寧農業合作社。
(4)1958年3月10日-1958年11月,1958年3月10日東廟併入建寧;1958年8月建寧鄉改稱幸福人民公社(建寧片);1958年10月,改稱建寧生產大隊,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專區高平紅旗人民公社;1958年11月3日,改稱建寧管理區(駐建寧北街),隸屬於晉東南專區(1958年11月3日撤消長治專區,改稱晉東南專區)晉城縣高平人民公社(1958年11月21日,撤消高平縣,併入晉城縣,高平縣改設高平人民公社),稱為建寧生產大隊。
(5)1958年-1961年,隸屬於晉東南專區晉城縣高平人民公社,建寧管理區改稱建寧工作區(駐建寧北街)。
(6)1961年-1961年7月9日,建寧生產大隊隸屬於晉東南專區高平縣建寧人民公社。建寧工作區改稱建寧人民公社(駐建寧北街),稱之為建寧生產大隊。
(7)1961年7月9日-1967年,隸屬於晉東南專區高平縣(1961年7月9日高平區域從晉城縣劃出,恢復高平縣)。1962年1月1日建寧生產大隊分成建南、建北兩個生產大隊,建寧公社駐建北村,自此建寧分成兩個村莊。
(8)1967年1970年,建南生產大隊隸屬於晉東南地區(1967年晉東南專區改稱晉東南地區)高平縣建寧鄉。
(9)1970年-1978年6月,建南生產大隊隸屬於晉東南地區革命委員會高平縣建寧人民公社。
(10)1978年6月-1984年5月25日,建南生產大隊隸屬於晉東南地區高平縣建寧人民公社。
(11)1984年5月25日-1985年4月30日,建南村民委員會隸屬於晉東南地區高平縣建寧鄉。1984年5月25日撤消建寧人民公社,改稱建寧鄉,同時生產大隊改作村民委員會。
(12)1985年4月30日-1993年5月12日,建南村民委員會隸屬於晉城市(1985年4月30日撤銷晉東南地區,設立地級晉城市)高平縣建寧鄉。
(13)1993年5月12日至今,建南村民委員會隸屬於高平市(1993年5月12日撤消高平縣,設省轄縣級高平市,由晉城市代管)建寧鄉。
古建文物
建南村文化底蘊深厚,宗教文化遺蹟較多,宋元明清古建築皆有留存。現存大量古寺廟院落、兩層式四合大院及祠堂、碑碣和史前文化遺址。
(一)主要古建築和文物
1、濟瀆廟
2、東寺
3、西館
4、補修西館房屋院牆記
5、“建寧鎮”匾
6、西閣
7、千佛造像碑
8、姬家大院及祠堂牌坊
9、張端仁家族大院
10、郭東家族大院及汥陽池
11、申家大院
12、建寧事件舊址
13、建寧明清古街
14、建寧遺址
15、申良墓
16、郭東墓
(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建南濟瀆廟,又稱南廟,位於建南村南翠屏山之巔。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年代為宋元時期。清嘉慶十四年《補修濟瀆廟碑記》記載,“建寧有濟瀆廟,不詳創始,續修者則自宋迄明“。
建南濟瀆廟
廟宇原先的規模龐大,文革期間破四舊,毀掉了三座石牌坊。現存三進院落,座北朝南,占地面積四千餘平方米。遺存石台、山門、五道殿、山神殿、鐘鼓樓、亭廊、二門、中殿、正殿、獻殿、寢殿、藏經樓、左右耳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等建築。
正殿面闊五間,七檁出廊,五椽袱,對乳袱,斗拱出兩跳,柱頭為雙下昂,補間斗拱後坡壓在前坡第二檁下,後檐斗拱出一跳。
寢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懸山頂,七檁出廊,四椽袱,前接乳袱,乳袱上承單質制梁。斗拱出兩跳,柱頭櫨斗有45°斜拱,屋頂為琉璃剪邊,五脊六獸,二脊有六龍,形態各異。
廟內五通碑碣分別為明正德十一年石刻碑記、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濟瀆廟三門記》、康熙二十二年《重修濟瀆廟大殿記》、嘉慶十四年《補修濟瀆廟碑記》、民國九年《高平縣建寧鎮補修濟瀆廟記》。
2014年12月19日,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建南濟瀆廟修繕工程》立項。修繕範圍和內容包括後宮、濟瀆殿、二道山門、二道山門東耳殿和西耳殿、二進院東廊房和西廊房、五嶽殿、四瀆殿、後宮東耳殿和西耳殿、一道山門及東耳殿和西耳殿、東角樓、西角樓等。
2、智積寺,又稱東寺、大王廟、金龍四大王廟,位於建南村東南角。晉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年代不詳,明代風格,清代重修。
智積寺規模宏大,為建寧鄉保存最為完整的佛教寺院。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由山門、鐘樓、鼓樓、東西配殿、中殿、後殿等建築組成。山門為三間懸山頂出廊式建築,中間有門洞。中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椽,前出檐均施斗拱,懸山五脊頂,後牆有精美的鳳穿牡丹雕花影壁。後殿由十一間樓房構成,為狀元插花雙展翅閣樓格局,中間五間為兩層出廊式木樓房、兩側為三間四層樓房。
寺內三通碑碣為清乾隆五年《重修廟門歌舞樓並左右耳房記》、清嘉慶十五年《補修大王廟壁記》、清嘉慶十九年《補修智積寺碑引》。
據傳,寺內供奉尊神金龍四大王,金龍四大王名叫謝緒,南宋錢塘縣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良渚鎮安溪)人。謝緒被歷代皇帝賜封諡號,最後的全稱是“顯佑通濟昭靈效順廣利安民惠孚普運護國孚澤綏疆敷仁保康贊翊宣誠靈感輔化襄猷溥靖德庇錫佑國濟金龍四大王”。世人將其尊為黃河之神、漕運之神、商業之神,故智積寺實為河神廟。
3、 千佛造像碑,又稱千佛無梁殿,原先置於建寧舊街南端,後遷至智積寺山門外西側。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雕鑿於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
造像碑碑身為砂岩材質,下寬上窄呈梯形,碑首為半圓形,高2.5米,底寬1.08米,厚0.68米。碑的正面下部為一大龕,內置一佛二弟子,碑的陰面與正面相同,大龕兩側均有字跡。碑身四面雕有小佛像,約有1608餘軀。碑的左右兩個側面底部雕刻有捐賜施主姓名,字跡清晰可辨。
此碑造型別致,佛像雕刻工藝精堪,是雕刻藝術寶庫中的珍貴藝術品,現風化嚴重。
村名典故
建寧,初名建安。金末元初時期,全國兵荒馬亂,建寧區域的張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六個小村莊感到很不安寧,深感村小勢弱,於是便聯合起來合併成為一個大村,起名“建安村”。後又將“安”字引伸為“寧”字,意為同心協力,建設安寧之村,改稱“建寧村”。
元末明初,改之為”建寧鎮“;清末民初,又改為”建寧村“;1958年,改稱建寧生產大隊;1962年建寧生產大隊以橋河(現橋河街)和西街為界劃分成兩個生產大隊,界線以北稱作建北生產大隊,界線以南稱作建南生產大隊,建寧村至此正式分為建北、建南兩個村莊。橋河兩岸附近的百姓自由選擇加入建南或建北,橋河南岸有建北村民,北岸有建南村民,故橋河並非兩村的絕對界線。
建寧事件
(1)人物:高平縣犧盟會特派員王靜波、漢奸裴保棠等
(2)地點:建寧鹽店(今建南村舊街1號,曾為建寧供銷社用房)
(3)時間:1938年2月至3月
(4)事件:
1938年2月份,高平縣工委為了打擊漢奸和籌集抗日經費,決定沒收大漢奸裴保棠(山西長治縣人)在陳區和建寧開設的鹽店。一天,工委人員申祖佑、李致遠和牛金海帶領犧盟游擊隊到達建寧,部署工作準備查封鹽店。不料,第二天傍晚,高平自衛隊總隊長王揖帶領兩個連隊將建寧鹽店包圍,犧盟游擊隊官兵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被繳械和扣押。申、李二人借上廁所時機得以逃脫,飛速趕至陳區向王靜波匯報了情況。王靜波當即指示犧盟游擊隊隊長朱惠鈞帶隊前往解救,朱惠鈞連夜奔襲建寧鹽店,活捉了躺在床上的王揖,並收回槍枝,釋放被扣人員。後來,犧盟游擊隊查抄和收繳了建寧鹽店,將食鹽分發給了貧窮老百姓。
犧盟游擊隊和自衛隊共同約定:犧盟游擊隊在東半縣,自衛總隊在西半縣,不準互相打擾,各自開展抗日活動。以上史稱建寧事件,成為抗日戰爭時期高平事件的導火線。
歷史人物
1、申良(1468年-1524年),字延賢,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其女兒名叫申翠屏,女婿叫郭紹芳,外孫叫郭東。弘治十一年舉人,歷任招遠、諸城、良鄉知縣,安吉知州,常州同知,戶部員外郎。
清代張廷玉著《明史》(卷192)記載,“申良,字延賢,高平人。登鄉薦,授招遠知縣。山東盜起,良豫為戰守具。盜至,追擊 至黃縣,俘斬數百人。已,復至,再破走之。歷知諸城、良鄉。權貴人往來要索,良悉拒之。進安吉知州。錦衣葉瓊倚錢寧勢奪民田,良讞還之民。瓊因嗾奸人誣奏良,事竟得白。稍遷常州同知,入為戶部員外郎。與淮俱杖死。贈太僕少卿。招遠民懷其政,繪像祀之”。
2、郭宗,字距光,號雲林山人,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景昭,祖欽,父質,兒峻,孫紹芳,曾孫東。景泰七年舉人,原武縣尹。
3、 郭峻,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欽、祖質、父宗,妻田氏,兒紹芳,孫東,曾孫嗣燃、嗣炳、嗣煥。廩生、建寧聖人殿教授。
4、郭岐,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欽、祖質、父宗、兄峻,侄兒紹芳,侄孫東,曾孫嗣燁、嗣勛。建寧當地鄉賢。
5、郭紹芳,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質、祖宗、父峻,妻申翠屏,兒東,孫嗣燃、嗣炳、嗣煥。建寧當地鄉賢。
6、郭東(1523年-1603年),字仁府,號春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宗、祖峻,外祖申良,父郭紹芳,母申翠屏,妻刑氏、王氏、楊氏,兒嗣燃、嗣炳、嗣煥,孫基洪。大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科中舉,第20名;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賜同進士出身,三甲第174名,大明第267名。歷任浙江嘉興、河南嵩縣知縣,南京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尚書司丞、順天府丞、南京太常寺卿(正三品)。
司昌齡《郭東傳》記載,“郭東,字仁府,高平人。曾祖宗,景泰丙子舉人,原武知縣;祖峻,邑廩生,博學工書,士多從之;父紹芳,落魄嗜酒,有義氣。嘗出行,見一騫在田,而久不見人,疑而,控之,揣其所負裝金也。會日將暮,遂前跡 之,一人醉臥道旁,諦之。為徘徊李五,撼而訊之,實為官解餉五百餘兩,即以裝付之五,感激願致百金為謝,固欲不受。歸以與妻申氏,申氏曰,君能處心濟物如是,吾家其或興矣。次年遂生東,東奇敏,特達以。嘉靖丙午鄉薦,及丙辰登第,時年三十九,歷知嘉興、嵩二縣,升南京刑部主事。迎養父母,父不往,母往,居三月歸,遂請終養。未幾,父卒,家居十八年,至萬曆九年,母卒,服闋。始補官為兵部主事,升尚書司丞,轉順天府丞,升南京太僕寺卿,又轉太常寺卿,以年過七十致仕。東善事二親,好讀書,恭謹淡泊。居邑東之建寧鎮,有汥陽池,中建危樓,引水四面繞之,林木蓊鬱,時登覽嘯詠,以自適。又於鎮北數里建㞼陽書院(“㞼”字為古代生僻字,現注音有chéng、shèng、zhé三個讀音。【集韻】註解:㞼同丞,翊也。故當地人叫做丞陽書院),招延四方文士,講學其中,今其地曰石堂會,舊跡俱存,文章典雅醇正,著《類博錄》。卷版藏於家,年八十以終,子嗣煥萬曆壬辰進士,官至蘇州府同知,亦有文集刻本”。
明景泰年間,郭東曾祖父郭宗攜帶家眷從高平三甲鎮北莊村遷至建寧里繁衍生息,後裔分布建寧鎮(今建南、建北村)及郭莊、荒窩等村莊,逐漸發展成為明清時期建寧里第一名門望族,現今郭姓人員逾兩千人。
郭東工於詩書,作品存世甚多,包括《甎(zhuān)甃(zhòu)城垣記》、《建寧里重修文廟碑》、《石堂別墅》、“建寧鎮”匾額書法。《石堂別墅》詩云:“結廬石堂會,行坐見南山。梅帳塵囂隔,茅齋趣味閒。苔痕侵砌畔,草色映簾間。地僻兼心遠,棲遲未欲還”。
7、郭嗣燃,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建寧當地鄉賢。
8、郭嗣炳,字永孚,號肖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科武舉人,歷任明威將軍,金吾前衛指揮僉事。
9、郭嗣煥,字叔奕,號憲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兒基洪。萬曆十年舉人,萬曆二十年壬辰科進士,三甲第211名,大明第271名。歷任陝西蒲城直祿東明知縣、試政工部虞衡司、直隸蘇州同知(正五品)。
10、 郭嗣 燁,字元充,號效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庠生儒官,“建寧鎮”匾額勒石人。
11、郭嗣 勛,字季成,號為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庠增生。
12、郭基洪,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紹芳,祖東,父嗣煥。歷任序班、太常寺卿。
13、姬廷聘,字慕伊,號起萃,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庠生、建寧當地名醫。
故事傳說
1、濟瀆廟傳說
傳說天庭的濟瀆神看到建寧的翠屏山是個好地方,便想下凡普度眾生,為人間送福祉降甘霖。於是,就在翠屏山上選了一塊平地,將自己喝水的碗扣在了石板上,意為此地為本尊立身之地。
不湊巧的是,天庭的石磯娘娘(當地人稱紅娘子)也相中了這塊地方。石磯娘娘仔細一看,發現濟瀆神平時所用的喝水碗扣在了這個地方。她實在不想讓出這塊寶地,靈機一動,便把自己喝水的碗放在了濟瀆神的碗下面,放好後仍不放心,又拔下頭上的金簪放在了自己的碗裡,以證明自己先行占有這塊寶地。
兩位尊神各自宣稱自己最先占有這塊風水寶地,誰也不想放棄。一度僵持不下,便到玉皇大帝面前請求裁決。玉帝為了安撫兩位尊神,當起了和事佬,讓他倆在那裡合建一座廟宇,廟宇就叫作濟瀆廟,前院的濟瀆大殿歸濟瀆神所有,後院的女神後宮歸石磯娘娘所有。廟宇落成後,濟瀆神和石磯娘娘和諧相處,共同保佑人間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
據傳說,有一年建寧地區鬧蝗災,蝗蟲糟蹋莊稼十分嚴重。當地百姓成群結隊前往濟瀆廟燒香跪拜,祈求二神快快顯靈,趕走糟蹋莊稼的害蟲。二神毫不猶豫,便化作無數隻烏鴉來消除蝗蟲。不到一個時辰,就把地里的蝗蟲吃的一乾二淨,保佑人們躲過了蝗災。
2、遇仙山傳說
傳說有三。
其一,據傳古時山腰有座龍王廟,廟下有泉水,碑記稱“高邑第一泉”,泉下有池,池中有魚,故名魚仙山。
其二,據傳年逾九十的愚公家門前被太行山、王屋山擋住了,他為了讓後代走出大山到外面世界看一看,便率領兒孫幾代人來挪移兩座大山。面對如此撼天動地的壯舉,整個天庭都感動了,天帝立即派二郎神去幫助愚公移山。二郎神用扁擔挑起兩座大山開始挪移,走到建寧西邊的時候,兩隻鞋子裡面進了很多土,便停下來將鞋子裡面的土搕出來,結果搕成了一模一樣的南北兩座小山。當地人們為紀念二郎神在建寧留下足跡,便稱之為南北遇仙山。
其三,據傳王母娘娘瑤池裡的兩條金魚偷偷跑出瑤池,在天上到處戲耍遊玩。當游到建寧上空的時候,看到這裡的景色太美了,因為貪玩,就忘了返回瑤池。王母娘娘非常生氣,就派天兵天將到建寧捉拿他倆。他倆根本不想回去,因為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只想終生守望建寧這方土地。眼看天兵天將快要到來,便橫下心來,化作了建寧古鎮西邊的兩座大山。他倆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保佑建寧人民幸福安康。為了感恩來自天庭瑤池裡的的這兩位金魚仙人,人們根據方位將這兩座大山稱作北魚仙山和南魚仙山。
3、郭東故事
據傳,明朝時期的嘉靖皇帝喜歡遊山玩水,疏於朝政,對天下江山社稷和黎民蒼生不問不顧。身為當朝大臣的郭東為了諷諫皇帝,便把高平的一些景物編成了順口溜,請皇帝到高平來遊玩。順口溜雲,“建寧千佛無梁殿,雞叫一聲聽三縣。高平有個大鼓樓,半截戳在天裡頭。高平有座米尖山,離天只差一塊磚”。皇帝聽後非常驚奇,便大張旗鼓到高平遊玩,結果與所說相差甚遠。一怒之下就把郭東殺掉了。郭東後人為讓其完屍入葬,偷偷約請金匠澆鑄一顆金頭,身首得以相連,之後將其葬在了建南翠屏山。
該傳說不過是當地人為了美化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想像出來的橋段。事實上,郭東並非被皇帝所殺,史料記載郭東“年八十以終”,壽終正寢。按常理,即便郭東真被皇帝所殺,其九族也要受到株連,更不可能有澆鑄金頭的情節。
郭東家族持續興盛數代,在建寧古鎮西南角修建了規模龐大的民居大院。但白雲蒼狗,世事難料,興旺數代的家族還是逐漸沒落了,後人為了生計,將大部分房產變賣給了古鎮的張姓商賈大戶。這正應了一句古話,“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如此說來,郭東家族對於建寧人而言,最大的貢獻在於給鄉人留下了“耕讀傳家”的精神財富。在當代的郭姓後人以及其他姓氏民眾中,有數十人考取了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頂尖一流大學,還有不少人考取了美國、法國等歐美留洋博士。相信建寧古鎮的學童將一路進發勵志傳承郭東家族“耕讀傳家”的精神,終歸成為後世人們心目中的楷模。
4、墓底封官傳說
據傳,明朝時期有一年天下大旱,尤其高平縣的農作物基本顆粒無收。住在建寧古鎮(今建南村)珍珠巷的姬姓財主,二話不說,便把自己家裡囤積的糧食拿出來分發給窮苦老百姓,幫助災民度過了饑荒難關。
當朝皇帝聽說此事後,非常感動,認為這個財主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替朝廷賑了災解了難。便托人帶信準備嘉賞他,並想給他封官加爵。姬財主誤以為皇帝要查封他的家業,特別害怕,又不想連累家人,就一了百了上吊自盡了。皇帝派出去的宣旨官員千里迢迢快馬加鞭趕到建寧古鎮時,已經是姬財主出殯入葬的當天,宣旨官員扼腕嘆息,自責來晚了一步,才造成了如此不堪局面。宣旨官員左右為難,不知如何向皇帝稟報此事。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在姬財主的墓地前莊嚴地宣讀聖旨,為其封官加爵,此為史上墓底封官的孤例。
姬財主的後代也受到朝廷的特別關照,持續經商數代不衰,成為明清時期建寧古鎮五大家族(郭東家族、申良家族、張端仁家族、姬姓家族、夏姓家族)之一。